为进一步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全院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5月10日下午,我院“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在德语楼一层108教室举行。党政联席会成员、各教学部教学负责人及专职教师参加活动。


来自学历教研室的汪三国、胡增宁,留学预科部的朱虹茜、李璐璐、孙纪雲、常亮,高中留学部(北外校区)的张慧敏、王龙娇8位教师立足自身岗位,紧扣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的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每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分别以“立德树人背景下二外日语教学理念与实践”、“立德树人背景下写作课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课程思政在经济学课堂中的实践”、“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教育学课堂中的思政教学色彩”、“商务导论与课堂思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的贡献”、“高中英语阅读视域下黎族织锦文化探秘”为主题进行了教学展示。

冯国华教授对老师们的教学展示作了全面、细致、中肯的点评,简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强调了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我院院长高晓东表示,本次教学展示活动聚焦“课程思政”建设,赋能教师专业提升,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深远意义,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殷切期望,并要求各位老师明晰“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树立正确的“三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正能量”的传递使者,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党总支书记陈洪兵表示,本次活动是学院统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和教师思政的重要载体,老师们在展示中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体现了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隐性育人作用,并在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探析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他对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四点建议:以点带面,更加全面地推动课程思政深入开展;承担立德树人应有的责任,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以本次教学示范展示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认真践行三个重要认识: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的现实需要,是教师职业使命的必然要求。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进行全面部署。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分类推进,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强化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完善质量监控保障,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