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在西校区壹教学楼216会议室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党总支领导班子成员、总支委员、支部委员及相关部门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党总支书记陈洪兵主持。

网络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张帅以“落实立德树人 加强课程思政”为题,从政策引领、学术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师发展四个方面作重点发言。他解读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剖析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院的教学成果和助学活动为例阐释了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与探索。做好课程思政,外语教师要有家国情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把思政元素系统性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是外语教师任重道远的使命。
党总支书记陈洪兵指出,课程思政如盐在水,要处理好加什么样的盐、怎样加好这个盐和加盐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隐性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党总支将2022年作为“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年”,要深入贯彻落实《指导纲要》精神和学校党委要求,结合两个学院育人特点,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做好长远谋划和年度计划,科学有序推进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
党总支副书记、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晓东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表示:全体教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政治信仰根基,增强政治敏感性,旗帜鲜明地传达主流意识形态;适时开展教师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经验,全面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党总支副书记、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唐锦兰表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健全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机制,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育人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党总支委员、科技园公司总经理杨诚表示,面对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挑战、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当深化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推进“育才”与“育人”有机统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佐文表示,不同课程有不同的育人内容和方式,我们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教师要有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要在教学科研中站在关乎党和国家前途、民族复兴使命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党总支宣传委员、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马晓燕表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应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言传身教的示范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要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回信精神,传承北外红色基因,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育人水平。
党总支纪检委员、科技园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乔婧表示,北外幼儿园在育儿过程中积极融入抗疫、冬奥等元素,潜移默化地培育小朋友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主动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蔡静表示,我们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志福表示,继续教育学院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终身育人”的意识,把握好教育学生的每一个关键期,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渗透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真正发挥课程思政培育时代新人的合力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党总支组织委员、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曹彦琳表示,要在外语课堂中充分发挥中外文化对比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
会前,党总支召开了党总支委员会会议,审议了2022年“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布置了4月份党支部“两个一”主题活动,传达落实学校防火安全委员会专题会议精神、学校工会委员会会议精神、学校巡视整改和统战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学校党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做好在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队伍中发展党员的意见》等文件,研究了党总支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