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党总支委员、处级干部、支部书记参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陈洪兵主持。

党总支副书记、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唐锦兰围绕两个主题作重点发言。她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七个着力”要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三个深刻认识到”“八项行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十一项倡议”等内容为主线进行了解读,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思考。表示要以教学科研实际行动践行新的文化使命,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和落实,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植根学生心田;发挥语言教育优势,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探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路径和策略。

会上,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就此专题结合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
陈洪兵传达了学校党委第十一次理论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脉络、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实践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解读。表示要通过体系化的阐述和学理化的表达,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学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基层院系生动实践,在党建思政工作上落地生根。要结合四个单位的实际,集聚特色优势,通过推进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实践,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全球领导力发展体系,技术赋能融合式教育等,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高质量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助力企事业单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党总支副书记、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晓东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通过立体化、体系化的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达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的高度统一和文化上的高度自信。他结合工作实际,强调要将这种凝聚力和自信心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佐文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具有重要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北外作为语言类大学,要立足优势,做好语言工作,以语言教育和研究成果助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传播。
党总支宣传委员、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马晓燕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要从教育的角度深入思考、持续探索如何做好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接好培养时代新人的接力棒;站在新的起点,要从学院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出发,坚持实干兴邦,激发奋进动力,继续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
党总支纪检委员、科技园公司党支部书记乔婧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研究阐释,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实际工作中,精心筹划,抓好落实,引导科技园员工在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水平思想文化工作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志福表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者,要在复杂的舆论网络环境中引导学生辨别网络上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主动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做好学院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蔡静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用了大量名言警句和历史典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使得“金句”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在课堂中,我们也要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在潜移默化中育人,同时保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心态,尊重文化多样性。
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陈贵龙表示,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研学留学、跨文化交流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党总支组织委员、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曹彦琳梳理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她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更加注重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对学生的引领。
网络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王琦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作为的勇气和底气。
会前,党总支召开了党总支委员会会议,审议了预备党员转正事宜和党总支主题党日实践活动方案;学习研究了《学校党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暨教育家精神;通报了学校党委巡察工作情况。